首页/新闻动态/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故事:从46年前再出发
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故事:从46年前再出发
2022-08-04 16:46:21

7月28日凌晨3时42分,生物钟把韩亚文提前“叫醒”。每年这一天,这一时刻,她都会准时醒来。天刚擦亮,韩亚文就赶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纪念墙下,手捧鲜花,与“墙上”的4位亲人念叨家常。

46年前,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,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.8级强震,超24万人遇难,逾16万人重伤。那一天,17岁的韩亚文失去了父母和爷爷奶奶。

“那年4月,我们一家随父亲从部队转业回到唐山,刚搬进楼房仅三天,地震就发生了。”韩亚文回忆说,她成了唯一从那栋楼房里爬出来的幸存者,“但灾难没有阻止我成长”。

与许多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一样,在社会各界帮助下,韩亚文学有所成。后来,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她,退休后选择加入唐山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,并先后与5名空巢老人、1个失独家庭结成帮扶对子。

“我没有机会给自家老人尽孝,所以就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。”韩亚文说,2015年她组建了唐山市首家民营企业红十字志愿服务队。如今,已有超过200名红十字志愿者。

7月28日,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纪念墙下摆满鲜花。据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湘军介绍,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,墙高7.28米,前方的纪念大道宽19.76米,代表唐山大地震发生日期1976年7月28日。目前,这里镌刻的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共247574人。

在这座全长500米的纪念墙前,赶来的民众望着墙上的名字,或肃穆鞠躬,或深情低语。

与此同时,从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向西北行3.8公里的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里,几位唐山大地震截瘫患者正在进行康复训练。59岁的李冬梅也坐着轮椅参与进来。

作为唐山大地震年龄最小的高位截瘫者,李冬梅说,“其实我从小就喜欢体育,唐山大地震那年我13岁,被石板砸中头部,腰椎也受重伤,当时感觉生活没希望了。”

1984年,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。得知这个消息,瘫痪在床的李冬梅一下子有了奋斗目标。从此,李冬梅开始高强度训练,为圆儿时的“冠军梦”。

经过不懈努力,李冬梅在1987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,获得轮椅竞速比赛冠军。此后,她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中共斩获39枚金牌。

唐山大地震46周年之际,据唐山市应急管理局介绍,目前唐山累计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0处,可安置144.1万人紧急避险,达到满足15%城市人口紧急避险的建设标准,并创建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1个,唐山已成为中国最“抗震”的城市之一。

46年来,此间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,都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。当日,凝望着纪念墙上亲人的名字,韩亚文久久不愿离去。但她知道,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们,一切都已重新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