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728资讯/国 葬
国 葬
2007-09-17 00:00:00
    关于清室皇家的葬礼,奉安大典均有专著,刊载甚详,兹不赘述。本文所述国葬一节,系指辛亥革命后,以国家名义给国家元首、高级官员以及有特殊功勋人员治丧而言。   国葬不属于北京地方民俗。但因民国以后北洋政府在此建都,所以国葬之举几经出现于北京市面。例如:民国五年(1916年),北洋政府给袁士凯举行的国葬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国民党政府给孙中山举行的国葬。都久在民间传闻。
  国葬带有政治色彩,因时而异。大都结合民间的传统风俗习惯进行。历来国葬以民葬为基础,甚至完全采取民葬的形式。但是,国葬在民葬的形式之外,还有以下一些特点:
  一、以政府名义发出讣告;
  二、以政府要员组成治丧委员会或“大丧典礼承办处”;
  三、全国各官署、军营、军□、海关均下半旗;
  四、文武官吏停止宴会若干日(最多二十七天,以下同);
  五、民间辍乐若干日;
  六、官署、团体轮流前往上祭吊唁;
  七、文官臂缠黑纱若干日,武官及士兵于胳臂及刀柄上缠黑纱若干日;
  八、官署公文封面用黑边(宽约五公分)若干日;
  九、官署公文盖黑色印花若干日;
  十、官报封面亦用黑边若干日;
  十一、出殡日,鸣炮一百零八响;官署、民间均辍乐一日;学校停课一日。    国葬出殡行列一般为:
  一、国旗;
  二、党旗;
  三、功名牌;
  四、万民旗、万民伞(前清有功名的民葬也如此);
  五、锦旗锦标;
  六、国家典礼局仪仗队,旗群旗海;
  七、国家军乐团;
  八、□联、匾额、花圈、花篮;
  九、民间仪仗队(指松活、纸活、满、汉执事);
  十、民间响器;
  十一、僧、道、番、尼;
  十二、送殡人员;
  十三、孝属;
  十四、灵棺;
  十五、送殡车辆:1.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庶务车;2.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财务车;3.治丧委员会或大丧典礼承办处礼宾车(男、女各若干辆);4.本家帐房车;5.孝属车;6.来宾车;7.军警联合弹压车;8.消防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互联网